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只能靠实践来检验。依靠这一方法,马克思一次次完成了理论创新和自我超越。
由于马克思把自己学说的命运同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确保了《共产党宣言》能够紧跟时代甚至引领时代,永不过时。
“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而工作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作出的牺牲;那时我们所享受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悄然无声地存在下去,但是它会永远发挥作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
这段非常著名的话,出自17岁的马克思的高中毕业论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马克思在中学时就提出了选择志向的原则。循着这一原则,马克思孜孜不倦地奋斗,用他革命的一生践行了这一伟大志向。
以实践检验权威、超越权威
让我们记住镌刻在马克思墓碑上的那句著名的格言:“哲学家只是解释世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
如何“改变”?年轻的马克思拜先哲为师,吸收其思想精华;同时以实践作工具,来检验先哲们的理论,从而发现问题,不让思维禁锢于对世俗权威的迷信之中。
从确定为人类解放而献身的伟大抱负,到《共产党宣言》的诞生,13年间,马克思在革命实践和理论探索的结合中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马克思的转变历程,自始至终体现着“改变世界”的创新精神。
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这些大人物都曾被马克思奉为精神偶像。但马克思并没有像其他人一样人云亦云,而是从实践中检验每个理论的漏洞和破绽。他用黑格尔的革命精神和辩证法的“批判的武器”,来克服康德哲学中抽象和具体的对立;继而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又发现黑格尔的思想并不能帮他解决一些具体问题,于是坚决同黑格尔唯心主义决裂,宣扬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最终他了解了“革命实践活动”的目的,认识到费尔巴哈唯物主义是机械的、片面的、非历史非辩证的,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辩证唯物主义”,实现“改变世界”的目的。
学习、质疑、批判,这恰恰体现出马克思对于探索真理的虔诚的态度。用实践来检验真理,这一方法,马克思不止一次提到。他说:“人的思维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这就清楚地告诉世人,一个理论是否正确反映了客观实际,只能靠实践来检验。依靠这一方法,马克思一次次完成了理论创新和自我超越。
“实践问题”,这是贯穿马克思一生而思考的问题。马克思认为,对于自己所处的时代来说,不是想得太少,而是想得太多——各类标新立异的思想派别彼此间互相写文吵架,但只是流于言语和表达形式上的争辩,却没有意识到真正要紧的是关注社会实际的发展变化,以及制定切实有效的行动方案。
马克思用实践的原则代替了思辨的原则。但实践活动的地点放在哪里?马克思摆脱了当时流行的本末倒置的哲学和国家理念的束缚,认识到要获得理解人类历史发展的钥匙,不能到“大厦之顶”去寻找,而应当走进“市民社会”,关注人的劳动生产。
19世纪三四十年代,欧洲的工人运动进入有意识、有组织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时期。他们迫切需要新的理论、新的纲领。在这种历史背景下,马克思研究了各国的革命史,直接参加了许多工人团体的活动,并同它们保持密切联系,在1844年发表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与此同时,作为马克思亲密战友的恩格斯也没有高高在上,而是在纺织工厂和工人住宅区与工人“同吃同住同劳动”。他还结识了一批社会主义者和工人运动的领袖,密切关注和支持英国工人运动的开展。1845年,他通过亲身观察和可靠材料写成了《英国工人阶级状况》。
有着资产阶级身份的恩格斯,却能写出深刻反映工人阶级状况的理论著作,这无疑让马克思产生极大的兴趣。1844年,在巴黎第二次见面时,马克思便迫不及待地问道:“你是怎么做到的?”可以想象,恩格斯的社会实践之法为马克思解决问题提供了十分必要的帮助。在今后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历程中,马克思也正是综合了两个人各自的实践成果,将之上升为共同的理论,为《共产党宣言》的诞生奠定了基石。纵观《共产党宣言》的理论观点,无一不带有实践的烙印;这一烙印,也使《共产党宣言》区别于以往任何一种著作。
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学术问题
马克思主义产生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批判地继承、借鉴地吸收的过程。而《共产党宣言》则是以实践来批判和借鉴前人理论的典范。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第一部著作,《共产党宣言》在以实践为武器去伪存真的同时,也必须通过实践来检验自身的成色。若没有严谨的创作态度,是难以达到这一要求的。
马克思对待学术的严谨,很大程度体现在对待著作的责任心上。他说:“我还有这样一个特点:要是隔一个月重看自己所写的一些东西,就会感到不满意,于是又得全部改写。”《共产党宣言》全文仅2.5万字,然而却字字珠玑,这是马克思对自己苛刻要求的结果。凡未经仔细加工和认真琢磨的作品,他决不出版。恩格斯曾给马克思写信说:“……对你自己的著作,哪怕就稍微马虎一次也好……我也清楚地知道,拖延的原因一直是你过于严谨。”但马克思不能忍受将不完美的东西公之于众。马克思曾告诉他的女婿拉法格,他宁愿自己的手稿烧掉,也不愿半生不熟地遗留于身后。
1844年,马克思埋头于不为人知的艰苦写作之中,写作内容甚至连恩格斯也不知情。80多年后,这些厚厚的手稿才被后人发表出来,命名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部重要的手稿为何当初没有发表?这恐怕是跟马克思严谨的态度分不开的。在他看来,自己需要向恩格斯请教有关政治经济学的问题实在是太多,很多论据都需要核对清楚。如果不能百分之百地确定事实,把没有作最后校正的手稿拿给别人看,对他来说是痛苦的事情。
马克思的严谨,还体现在对待工作亲力亲为。为了研究需要的资料,他不厌其烦地做着许多琐碎的事情。为了证实哪怕一个不重要的事实,他经常奔走于图书馆与博物馆,作详细的读书笔记。在1843年到1847年间,他写出24本经济学笔记,摘录了从17世纪到19世纪大约70个经济学家的著作。为了能阅读第一手资料,马克思在50岁时开始学习俄文,不到两年,就能顺利地阅读俄国文献了。1883年马克思逝世后,恩格斯吃惊地发现,马克思的稿纸里竟有超过两立方米的材料是俄国的统计数字。
严谨,造就了马克思极为扎实的理论功底和渊博的知识体系,让他在集中创作《共产党宣言》的那段时期能文思泉涌、信手拈来。从1847年12月到1848年2月,马克思和恩格斯仅用了不到两个月就创作完成《共产党宣言》。看似一挥而就的轻松,其背后是十几年的刻苦勤奋。《共产党宣言》所包含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和无产阶级政党学说,无一不是他们十几年理论创新、亲身实践、严谨治学累积的成果。
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翻开最新一版《共产党宣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马克思和恩格斯针对不同时期特点和不同国情,为其在各国出版撰写的7篇序言。正是以这样的方式,两位伟人在近半个世纪里,不断向世人传达着他们的观点:革命不是一成不变的,要随时根据形势,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体现了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特点,概括了两位伟人所秉持的理念。在他们看来,一套科学的理论并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同具体的时代背景有密切联系。《共产党宣言》发表25年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经历了长期低潮的考验。一系列实践上的“重创”导致科学社会主义备遭质疑。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马克思发表了1872年德文版序言,坚定地说道:“不管最近25年来的情况发生了多大的变化,这个《宣言》中所阐述的一般原理整个说来直到现在还是完全正确的。”同时又指出,《宣言》中的一些观点、一些论述“是不完全的”,有的“已经过时了”,如果可以重写,“许多方面都会有不同写法”。1848年欧洲爆发资产阶级革命,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曾以为“伟大的决战已经开始”“结局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最终胜利”,但到了1895年,恩格斯则明白无误地指出:“历史表明我们也曾经错了,暴露出我们当时的看法只是一个幻想。历史走得更远:它不仅打破了我们当时的错误看法,并且还完全改变了无产阶级借以斗争的条件。1848年的斗争方法,今天在一切方面都已经过时了。”
就像在序言中所说,“这些原理的实际运用,正如《宣言》中所说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新实践的不断检验,包括新的历史事实的发现,对《宣言》的个别论点作了修改。这并不是自我否定,而是使自己的理论更加经得起历史的检验,继而引导后人正确理解《宣言》的应有之义。
“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反映了马克思和恩格斯看待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的理论不是教条主义,而要时刻与时代发展条件相结合。恩格斯说:“我们的理论是发展的理论,而不是必须背得烂熟并机械地加以重复的教条。”“认为人们可以到马克思的著作中去找一些不变的、现成的、永远适用的定义”是一种“误解”。正是由于马克思把自己学说的命运同社会现实紧密地结合起来,确保了《共产党宣言》能够紧跟时代甚至引领时代,永不过时。
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马克思的这一方法论,为世人学习《共产党宣言》指明了方向——共产党人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辟前进道路,同时又不能将之标签化、套路化,而是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联系实际创造性地加以运用,并在实践中将其发展到新的水平。毛泽东当年讲过一句意味深长的话:不知马克思,不是马克思主义者;等于马克思,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超过马克思,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正因为如此,毛泽东读懂了《共产党宣言》,读懂了马克思,在并没有大量无产阶级、并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哲学条件”的中国,开辟了一条符合中国发展实际的革命和建设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1872年序言中的“告诫”与“教诲”,在话语体系上何其相似,在思想方法上如出一辙。(子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