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委监察处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学思践悟
当前位置: 首页>>廉洁教育>>学思践悟>>正文
 
中华家训箴言集萃 | 清正廉洁(十一)
2025-04-10 09:27   来源 :河北省纪委监委网站 审核人:

5.051 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

【注释】常:经常。奉法者:执法的人。

【释义】国家不会永远富强,也不会长久贫弱。执行法度的人坚决,国家就会富强;执行法度的人软弱,国家就会贫弱。

【出处】战国·韩非 《韩非子·有度》

5.052 立善法于天下,则天下治;立善法于一国,则一国治。

【注释】立:制订。善法:完备的法律。国:指的是周朝时的诸侯国,是“天下”的一部分。

【释义】在天下设立好的法令制度,天下就会太平;在一国设立好的法令制度,一国就能安定。

【出处】北宋·王安石 《周公》

5.053 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注释】直:正直的人。错:放置。诸:之于。枉:邪恶的人。

【释义】推选任用贤明正直的人,将其置于品行作风不正的人之上,就会使民众信服,还会产生良好的导向作用;推选任用品行作风不正的人,置于贤明正直的人之上,民众就不会信服。

【出处】春秋·孔子及其弟子 《论语·为政》

5.054 法令既行,纪律自正,则无不治之国,无不化之民。

【注释】不治:不能治理。不化:不能教化。

【释义】只要法令畅通,纪律和风气自然清正,那么就没有治理不好的国家,也没有不能教化的民众。

【出处】北宋·包拯 《上殿札子》

5.055 治国者,圆不失规,方不失矩,本不失末,为政不失其道,万事可成,其功可保。

【注释】失:违背。规、矩:校正圆形方形之工具,引申为准则、礼法。道:这里指法律、法则。

【释义】治理国家,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正本清源树立根本,其他末节自可顺利发展,为政不能脱离遵循的原则,这样才能万事可成,功业也可长保。

【出处】三国蜀·诸葛亮 《便宜十六策·治乱第十二》

关闭窗口
 
 
主办:中共河北科技师范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

       有关说明:本网站引用的文字、信息、图片、音像资料等仅用于对本校党员、干部、职工开展宣传、教育,
       请读者勿再次转载、链接,否则引起相关法律责任由转载、链接者自负。在此,对提供信息的相关网站表示衷心的感谢!